立秋:满怀喜悦之情,迎接美好秋天
江西婺源篁岭晒秋 萧放/摄
8月7日,广西贺州,平桂区鹅塘镇丹村村民在立秋当日栽种马蹄(荸荠)。视觉中国供图
丰子恺先生在散文《秋》中这样写道:“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35度时,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便来临了。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我们的节日”北京工作室负责人张勃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确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意为“聚集”,“揫敛”即“收敛”的意思。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袁瑾向记者介绍,立秋的三候是“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然而立秋却不等于入秋,也不意味着天气会立刻变得凉爽。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开始,因此民间有“秋后一伏”“三伏在秋”的说法。真正的凉爽大约要在白露节气之后才会到来。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萧放解释说,立秋是根据天文观测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位置而确定的秋季的起始日,它标志着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却并不意味着气温会立即下降。不过立秋后,“秋老虎”也威风不了多久了,因此民谚还有“交秋一日,水冷三分”的说法。
盛大仪式迎秋日
在古时,立秋是与立春、立夏一样重要的“大”节气,朝廷通常会举办盛大的迎接仪式。张勃告诉记者,《礼记·月令》记载了周天子立秋日迎秋的礼仪:立秋日前三天,周天子就开始斋戒,到立秋日,便亲率三公九卿及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之所以到西郊迎秋,是因为在中国人时空一体的传统宇宙观中,秋在空间上属于西方。
萧放介绍,周天子“迎秋”回朝之后还会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整顿法制,修缮监狱,审理案件,处分罪犯,征讨抗拒王命之人。
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时天子于“迎秋”仪礼之后,还要再出东门狩猎,将射死的鹿麛载到宗庙作为祭品。
梧桐是秋的报信者。袁瑾向记者介绍,古代宫廷曾有“梧桐报秋”的仪式。根据《梦粱录》卷四的记载,南宋时,都城临安的皇宫内种植了梧桐树。立秋日,太史官会穿着华美的礼服,手持朝笏,到了立秋交节的时辰,便抑扬顿挫地奏报“秋来了”。此时,梧桐也会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寓报秋之意,甚是应景。在张勃看来,“一叶知秋”是古人注重时节转换的典型表现。
张勃告诉记者,民间迎秋的习俗也与叶子有关。古时人们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楸是一种落叶乔木,分布广泛。楸谐音“秋”,人们用戴楸叶互相提醒秋的来临。在立秋这天,唐代长安城里有卖楸叶的习俗。宋代依然盛行戴楸叶,不仅要戴,而且要裁剪成各种花样。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到了近代,很多地方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
“晒秋”:一道特殊的风景
立秋时节正是农人忙碌的时候。此时,居住在山区的乡民也陆陆续续开始晾晒田间收获的菜蔬、谷物,谓之“晒秋”。袁瑾告诉记者,“晒秋”并不只在立秋,从农历六月六便开始了,立秋之后渐入高潮。因为山区少平地,山体地势复杂,各家各户多利用房前屋后的小片空地或是屋顶平面进行晾晒,由此也形成了一道特殊的“晒秋”风景。
袁瑾在《二十四节气在江南》一书中记录了安徽婺源篁岭古村落立秋举行“晒秋节”的情景:“晒秋节上,村民们将果物菜蔬铺在圆圆的晒匾内,搁在晒架上,融入阳光中。红的辣椒、金的皇菊花、黄的玉米、酱色的干菜、绿油油的油茶果等等,在蔚蓝天际的帷幕中,一直向山脚延伸下去,与白墙、黛瓦组合在一起,仿佛一幅挂在山间的油画,色彩浓郁得化不开。”
民俗中触摸立秋
“贴秋膘”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立秋习俗之一。《京都风俗志》云:“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张勃向记者介绍,在黑龙江省安达,立秋日要吃面条,称为“抢秋膘”;在河北省遵化,立秋要吃肉食,称“填秋膘”。在她看来,人们用这种方式庆祝度过炎热的夏天,也是对因炎热而食欲不佳的弥补。
萧放告诉记者,立秋人们还有“咬秋”的习俗,也就是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这就是《诗经》中所说的“七月食瓜”的遗意。《津门杂记》曰:“立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代时北京人会在立秋日阖家同食西瓜、茄脯,饮香薷汁,据说这样做秋后可免暑热痢疾之害。另外,吞服赤小豆,也是过去立秋时节的保健习俗。宋代《岁时广记》记载,在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可“止赤白痢疾”。
张勃介绍说,在北京不少地方,人们还有吃秋粥的习俗。比如北京门头沟区的张家村,立秋这天各家要摘几片核桃叶,插在大门或屋门的门鼻上,表示收成好,并要吃立秋粥。灵水村每年立秋日有秋粥节,据说是为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在荒年赈灾济民的善行义举,全村在立秋煮粥喝粥以示纪念。这一天,村民各自拿来米、豆、花生、核桃等原料,淘洗干净后放入大锅里煮熬,共同享用。张勃说,这种习俗来源于“贴秋膘”,如今却具有消除邻里隔阂、和睦乡里的重要作用。
立秋这天在很多地方还有以大秤称人的做法,以为有益健康。张勃告诉记者,古人在立夏和立秋都有秤人的习俗,这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健康的持续关注。此外,立秋日还有不饮生水的习俗,俗信“呷秋头水,生暑痱子”。
秋天还是用功学习的好时节。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张勃认为,劝年轻学子抓住一年中最好的时间好好学习,在今天也不无启发意义。
随着立秋的到来,人们的娱乐生活也愈加丰富起来。萧放介绍,广东佛山在立秋后有民间工艺展演聚会,名为“出秋色”。湘西苗族在立秋日要庆“赶秋节”,男女交游,荡秋千。贵州苗族在这天则要“赶秋坡”,同样是男女交往的娱乐节日。
在张勃看来,立秋是由夏向秋转换的重要时间节点。过去人们在这一时节会开展丰富的民俗活动,现代人也应顺应时序,进行多种民俗活动,迎接美好秋天的来临。
萧放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无论有多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都逃脱不了自然世界的时空限制,人只有顺应自然,依循自然时序,才能生活得更加愉快幸福。二十四节气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仍然具有提示生活节奏与调节生活方式的指导意义。